
1921年7月1日
在1941年党成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提出:“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从此,7月1日便被象征性地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
(中共一大召开于1921年7月,由于战争年代档案资料散失,具体开幕日期无法查证。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党史工作者的努力,确定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最后一天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2022年7月1日
今天,
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纪念日
由我党从租界迈出的第一步而起
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
驱除侵略者 恢复中华河山
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走了一个世纪
这是值得铭记的
下一个党史纪元的
第一年

回顾百年党史,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
对我党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篇章。今年,正是我们在历史长河上踏出的全新一步!

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随时面临生死考验,支撑他们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是坚定理想信念。
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身陷牢狱坚贞不屈,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发出“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豪迈誓言,1928年3月20日,刑场之上,更是留下了振聋发聩的绝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传颂至今,而壮烈牺牲的夏明翰年仅28岁……

和平年代,生死考验少了,但不见硝烟的战场无处不在,只有铸牢理想信念之魂,才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现阶段,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在前沿领域由追赶者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学技术愈发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在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目标的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中,不断加大的创新支持力度,优化的创新生态环境,激发的创新创造活力,科技创新始终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强调的“五个必由之路”,深刻标注了“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中国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路标。其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正是指引当代中国科技工作者方向的航标。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否科学,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有效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
为迎接7月1日建党节
福建省硅酸盐学会协同福州大学
顺应时代要求
鼓励大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提升综合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围绕“创新·绿色·科普”主题
成功举办了福建省首届
“大学生材料综合竞赛”
↓↓↓↓↓↓↓↓↓↓↓↓↓↓↓↓↓↓↓

▲ 点击进入
本次竞赛提倡跨校、跨年级、跨专业、产学研结合组队,鼓励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单独或混合组队,激发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科学精神的追求。共有来自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闽江学院、宁德师范学院、厦门理工学院、龙岩学院等高校的53支优秀团队进入决赛。营造了良好的校际科技文化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材料领域科技创新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站上新的起点,持续实现新的跃升。新征程上,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福建省硅酸盐学会党支部全体党员秉持初心,牢记科技工作者使命,学习党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从党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在观察、思考、假设、实验、求证、归纳等一系列严谨繁复的科研工作中,始终保持顽强意志,勇敢战胜各种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坚信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无愧新时代的历史功绩!
来源:福建省硅酸盐学会党支部
编校/审发:学会秘书处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
